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於民國92年8月成立,為校級研究中心。本中心以學術為基礎,透過研究、推廣與交流等形式運作,致力推動「創新」與「創造力」之研究,以成為產官學跨域創新平台為目標。本中心期盼建構完整的研究理論模式、論述系統,並在堅實的研究基礎上,採用創新思維達到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目標,並能共創資源之價值,培育具創造力之人才,發掘實踐場域,將思維轉變為實際行動,解決社會問題。
「創新與創造力」是提昇國家競爭力之主要關鍵,為了迎接創意經濟和多元產業競爭之挑戰,世界各國皆著力思考創造力如何提升,並制定創新、創業精神之教育政策。本中心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創立,以創造力的基礎培育、人文/傳播/社會領域之創新、跨領域之整合、產業之創新創業再造為宗旨,由中心成立之研究團隊執行相關計畫,以持續性的創新為基底,進行各種跨領域整合的激盪與實踐。
「創新」是為了社會整體的發展需要,而不斷拓展對既有產學研三大領域之探索與認知的過程和結果之行為,而「創造力」則包含了創意的發想及實踐的歷程。本中心認為,創造力能夠發展出獨創且適當的發想,而此一發想則必須經過創新的階段進行實踐,付諸實行。本中心便在如此的理念下,持續於各方思維與知識的互動、跨域中激盪,進而碰撞出多元的創新創意之成果。
本中心自民國92年成立以來,從「創意教育與生活」的主軸開展研究,並開始實踐「創造力創新」思考,推動「未來想像與創業精神」,深耕「人文創新」發展,並邁至今日「多元創新」的新階段。本中心依憑過往在創新與創造力的研究底蘊,將創意發想轉為實踐歷程,更注入資訊科技、數位創新之能量,朝向多元創新的精進,並在「教育創新」、「社會創新」、「數位創新」三大領域上激盪出成果。創新是永無止盡的,本中心將持續探索新領域,開啟未來視野,延續各階段之經驗,努力朝向建設政大為亞太研發創新之頂尖知識基地的目標努力。
本中心秉持「創造力為創意的發想及實踐歷程」的信念,不斷厚實在研究與實踐上的多元經驗,開發在不同領域所能激發的創造力。未來,我們除了逐步邁向「建設政大為亞太研究創新之頂尖知識基地」之目標,更期許本中心能持續扮演下述三個角色:產官學跨域創新之平台、學術轉譯與社會實踐創新之範例、以及政府創新與創造力之智庫。由此三大角色的經驗累積,則能由本中心出發,擴大大學角色,並整合跨科系跨領域之學術能量,實際反饋地方,實踐在地創新,使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成為臺灣及亞太研究創新之重要基地。
成立前期—跨校跨領域奠基 | 1997 |
|
2001 |
|
|
2002 |
|
|
創意教育與生活 | 2003 |
|
2004 |
|
|
2005 |
|
|
創造力創新實踐 | 2006 |
|
2007 |
|
|
2008 |
|
|
未來想像與創業精神 | 2009 |
|
2010 |
|
|
2011 |
|
|
人文創新 | 2012 |
|
2013 |
|
|
多元創新 | 2014 |
|
2015 |
|
|
2016 |
|
|
2017 |
|
|
2018 |
|
|
2019 |
|
|
2020 |
|
|
|
中心主任 | |
![]() 曾守正教授
|
|
中心副主任 | |
![]() 鄭宇君教授
|
|
行政人員 | |
執行長(待聘) | |
執行秘書(待聘) | |
執行委員 | |
![]() 曾守正教授
|
|
![]() 鄭宇君教授
|
|
![]() 陳文玲教授
|
|
![]() 劉吉軒教授 |
|
![]() 鄭至甫教授 |
|
![]() 王素芸助理教授 |
|
研究員 |
歷屆主任 | |
---|---|
![]() 吳思華教授 2003.08.01 ~ 2006.01.31 |
|
![]() 周行一教授 2006.02.01 ~ 2006.07.31(代理) |
|
![]() 詹志禹教授 2006.08.01 ~ 2008.07.31 |
|
![]() 溫肇東教授 2008.08.01 ~ 2012.01.31 |
|
![]() 陳文玲教授 2012.02.01 ~ 2012.07.31(代理) |
|
![]() 劉吉軒教授 2014.11.20 ~ 2019.07.31 |
|
![]() 李蔡彥教授 2019.08.01 ~ 2022.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