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政治大学「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于民国92年8月成立,为校级研究中心。本中心以学术为基础,透过研究、推广与交流等形式运作,致力推动「创新」与「创造力」之研究,以成为产官学跨域创新平台为目标。本中心期盼建构完整的研究理论模式、论述系统,并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创新思维达到跨域整合、多元发展之目标,并能共创资源之价值,培育具创造力之人才,发掘实践场域,将思维转变为实际行动,解决社会问题。
「创新与创造力」是提昇国家竞争力之主要关键,为了迎接创意经济和多元产业竞争之挑战,世界各国皆着力思考创造力如何提升,并制定创新、创业精神之教育政策。本中心也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创立,以创造力的基础培育、人文/传播/社会领域之创新、跨领域之整合、产业之创新创业再造为宗旨,由中心成立之研究团队执行相关计画,以持续性的创新为基底,进行各种跨领域整合的激荡与实践。
「创新」是为了社会整体的发展需要,而不断拓展对既有产学研三大领域之探索与认知的过程和结果之行为,而「创造力」则包含了创意的发想及实践的历程。本中心认为,创造力能够发展出独创且适当的发想,而此一发想则必须经过创新的阶段进行实践,付诸实行。本中心便在如此的理念下,持续于各方思维与知识的互动、跨域中激荡,进而碰撞出多元的创新创意之成果。
本中心自民国92年成立以来,从「创意教育与生活」的主轴开展研究,并开始实践「创造力创新」思考,推动「未来想像与创业精神」,深耕「人文创新」发展,并迈至今日「多元创新」的新阶段。本中心依凭过往在创新与创造力的研究底蕴,将创意发想转为实践历程,更注入资讯科技、数码创新之能量,朝向多元创新的精进,并在「教育创新」、「社会创新」、「数码创新」三大领域上激荡出成果。创新是永无止尽的,本中心将持续探索新领域,开启未来视野,延续各阶段之经验,努力朝向建设政大为亚太研发创新之顶尖知识基地的目标努力。
本中心秉持「创造力为创意的发想及实践历程」的信念,不断厚实在研究与实践上的多元经验,开发在不同领域所能激发的创造力。未来,我们除了逐步迈向「建设政大为亚太研究创新之顶尖知识基地」之目标,更期许本中心能持续扮演下述三个角色:产官学跨域创新之平台、学术转译与社会实践创新之范例、以及政府创新与创造力之智库。由此三大角色的经验累积,则能由本中心出发,扩大大学角色,并整合跨科系跨领域之学术能量,实际反馈地方,实践在地创新,使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成为台湾及亚太研究创新之重要基地。
成立前期—跨校跨领域奠基 | 1997 |
|
2001 |
|
|
2002 |
|
|
创意教育与生活 | 2003 |
|
2004 |
|
|
2005 |
|
|
创造力创新实践 | 2006 |
|
2007 |
|
|
2008 |
|
|
未来想像与创业精神 | 2009 |
|
2010 |
|
|
2011 |
|
|
人文创新 | 2012 |
|
2013 |
|
|
多元创新 | 2014 |
|
2015 |
|
|
2016 |
|
|
2017 |
|
|
2018 |
|
|
2019 |
|
|
2020 |
|
|
|
中心主任 | |
![]() 曾守正教授
|
|
中心副主任 | |
![]() 郑宇君教授
|
|
行政人员 | |
执行长(待聘) | |
执行秘书(待聘) | |
执行委员 | |
![]() 曾守正教授
|
|
![]() 郑宇君教授
|
|
![]() 陈文玲教授
|
|
![]() 刘吉轩教授 |
|
![]() 郑至甫教授 |
|
![]() 王素芸助理教授 |
|
研究员 |
历届主任 | |
---|---|
![]() 吴思华教授 2003.08.01 ~ 2006.01.31 |
|
![]() 周行一教授 2006.02.01 ~ 2006.07.31(代理) |
|
![]() 詹志禹教授 2006.08.01 ~ 2008.07.31 |
|
![]() 温肇东教授 2008.08.01 ~ 2012.01.31 |
|
![]() 陈文玲教授 2012.02.01 ~ 2012.07.31(代理) |
|
![]() 刘吉轩教授 2014.11.20 ~ 2019.07.31 |
|
![]() 李蔡彦教授 2019.08.01 ~ 2022.07.31 |